最近看了两部日剧,有些找回了一年多前连续两个多月狂看幻想小说的那种悸动。说是幻想,其实也多是意淫,不过不是荒诞不经的神鬼魔幻,而是现实生活的戏剧化集中表现罢了。之前也有看到过这样的说法,大意是“幸福的人不爱看连续剧”,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已经给了他们自己的满足,不必再去跟着电视里面的人物去幻想抑或感动一番了吧。我呢?最近相对清闲,于是有些胡思乱想起来,但和以前类似的经历相比,多了一种想要尽力付诸实践的冲动。前些日子,在见到身边一些平淡但毫不枯燥的幸福时,这种冲动变得愈发强烈。
有人说,人这一辈子,其实都是一个人在黑暗中孤独地行走。偶尔会牵住一个人的手,但没人知道这一程能牵手走多远。可是如果试着往好的方面看一看,能够牵住一个人的手,走得长走得久,即使人的本性有孤独的一面、甚至不能被任何亲近的人触碰,只要我们有过心意相通的一段共舞,那还有什么值得叹息的呢。反过来说,如果被这种“谁都不会向我敞开全部”的想法所拘束,迟迟不愿踏出接触的第一步,伸出友好的一只手,那么终老寂寞,岂不可惜。
多数人都把自己能健康地活着当成一种自然的存在,不需要终日为此担忧;当代社会大众文化的引导,也是以两性吸引力的方面为主;相比之下,自我的养生和调适更像是一种奢侈,对金钱或是时间的挥霍权利。如果,幸运又不幸地,知道自己虽然年轻或者正当盛年,却时日无多,或者任何时候都有暴亡的可能,我们会怎么做?接受可能一直到生命终点都得留在医院的治疗,还是燃尽最后一段时光,放开手脚,抛却平日会有的种种顾忌,果断地做些什么,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后悔?
曾经的我考虑过这个问题,虽然时日无多只是一个假设。不同的时候,不同的心情下,答案自然不大一样;然而,直面自己的本心,抛弃各种世俗的步骤和既成的模式,做自己想做的事,这样的决意并不曾改变过。对现在的我而言,应该是尽一切可能地走近她们,了解她们,最佳的时候选择最心合的她,来书写剩下的日子。
这是件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。如果我被宣判只有三四天可活,而且侥幸能够自由行动的话,我一定毫不犹豫跑去找阳蓝,把尚在朦胧之中的情愫一股脑儿地说给她听,然后不管结果如何,我都不会有遗憾。但如果有三四个月可活,我就要考虑策略;三四年可活的话,要顾忌的事情就更多。这么看来,有很多人我会错过,竟是因为以为时日尚多,不知不觉被人捷足先登、准确讲是后来居上了。可是,揠苗助长、操之过急也常常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。于是,自然就纠结于这两种选择之间。
想拉近和你的距离,该怎么走?
有时,看到近在身边、似乎俯拾皆是的美,自己却总是在发现而不能接近或者触及,无力感就会如一阵潮水般,急速涌来又退去。告诉自己要淡定从容,要相信缘分自然,可又担心不去做些什么,就永远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美丽。像《求婚大作战》里的长泽雅美那样的风景,如果真像那小子一样一再在想还有的是时间、不必急于表白,最后大概只能在不能改变过去的现实世界中悔之莫及吧。
泛若不系之舟……即使有这样的心愿,也无法阻挡人性深处对于摆脱孤独宿命的渴望。然而单相思这个魔鬼,紧紧地追着我,断断续续算来也有十年。一个似乎从来都只能陷于单相思之中的寂寞男,本就不善此事、偏偏表达心意的时间地点方式似乎从来就没有对过的悲剧男,受到多次打击和冷嘲热讽却无处倾诉无人能解的孤独男。有时,一个人在黑暗里,伸手不见五指,甚至会溅起仇恨的火星,有一种毁灭什么的冲动。是他理解的感情太廉价,还是他的多愁善感不应当,我不知道。我只知道等待的猎猎北风无情吞噬着希望的篝火,日渐磨灭着最后的期待。
现在来说,逃出这一片令我的境况雪上加霜的不毛之地,应该是个正确的选择。当然未来在一塔湖图之中会不会有惊喜的相遇无从得知,但至少走到一片更广阔的天地,不再以学以业为心之所属,这样的可能性会大些么。如果说Y只是路过而L只是传说,同样地遥不可及平行到底,那么LS和G会怎样呢,我也只能说听天由命。做到自己能做的已经不易,就像久居囚笼的犯人突然被放出到世间,也总有失去方向感而迷茫的刹那。在这些当中,Y我并无概念不过应当热情,L冷静智慧,LS坚定而习性相似,G虽相交未深但姐感温存。观山则意溢于山,过去的我就是这样旁观着这样的美景一幕幕地飘过落成回忆,现在还要重复那样的悲剧,那可真是无药可救了。
所以,要破城,纵使鲜血淋漓,伤痕累累,也要破城。战略之类,要怎么走,还是个问题了。
谢亦萧
2010.6.24 夜 于 绛逸阁
Justyre
Jun 24th, 2010 at Cab of Justyre
Search This Blog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